Barbara Kruger: Thinking of You. I Mean Me. I Mean You.

The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(LACMA) presents Barbara Kruger: Thinking of You. I Mean Me. I Mean You. Barbara Kruger (b. 1945) is … More

MADSAKI:假如我有一个梦

香港讯——周星驰2004年的动作喜剧“功夫”(Kung Fu Hustle),与及安迪•沃荷1965年的地下电影“My Hustler”,两人英文戏名相近却不相干。不过,这两部作品并列在MADSAKI的最新展览。两套截然不同的电影,成了重要的引旨,协助观者解开MADSAKI作品背后的两大概念:对经典的崇拜,以及变古易常。 这次展出的作品,灵感大多来自安迪•沃荷以及香港电影的经典剧照,例如“功夫”和王家卫的“花样年华”.MADSAKI深谙易之道,对着擅于复制与转化的安迪•沃荷,两者似曾相识.MADSAKI曾模仿西方艺术史的大师,现在重塑沃的“花”,“头骨”,“枪”,“美元符号“和”布瑞洛盒“,更体贴入妙。沃荷也是仿效各种实物加以创作,借此显示意象非一成不变,应如货币般流转;他相信精髓在细节之中,比如创作手法的变幻莫测以及基本主题的发挥。沃荷完成32幅金宝汤画作后,得出的结论是:事物表面可以一模一样,但底蕴却大相径庭。 MADSAKI的沃荷系列,保留了沃荷作品的基本构图,颜色和大小,却在绘画手法,色调和情感方面另辟蹊径。两人的主要分别在于创作媒介:沃荷使用丝网印刷,MADSAKI则使用喷漆.MADSAKI解释说:“用喷漆来传递丝网印刷所表达的东西,真的很困难。我唯有以自己的方式去做。”虽是喷漆能手,MADSAKI坦承自己使用喷漆的方法「完全错误」 ,把喷嘴当成画笔,有别于一般涂鸦或街头艺术。正因为这种喷漆技巧,MADSAKI的创作更随性偶发,可大幅或点滴运用色彩,加强了作品的质感,氛围和感染力。 这种效果于MADSAKI映照沃荷“双面猫王”(1963年)和“最后的晚餐(大C)”(1986年)的作品可见。沃荷在“双面猫王”也使用喷漆制造银色背景,但MADSAKI的色彩更厚实,近于印象主义,能把猫王的双重身影融入整体构图,令作品更哀怨动人。“最后的晚餐(大C)”是沃荷的压轴作品,全以人手绘画,回到与尚•米榭•巴斯奇亚合作时所带出的创作模式。近期有人指出这是沃荷最内向伤感的作品之一,充满他对自身天主教信仰和爱滋病日益肆虐的复杂感觉。(1986年,爱滋病仍被人误认为“同性恋癌症”,而癌症又婉称「大C」。)事隔30多年,MADSAKI对应的个人和文化问题虽然完全不同,能够可卡突显沃荷表达的苦难和救赎.MADSAKI把基督直垂目光,转换成其标志性的「黑色眼泪哈哈笑」,令作品较原来更叛逆,同时也更哀伤。意想不到的是,MADSAKI的许改动,竟把沃荷的构图推向电影“功夫”的调子。由此可见,只要适当运用,易的艺术实可通往开悟之门。 -Mark Loiacono 继巴黎和首尔的展览后,贝浩登很荣幸为日本艺术家MADSAKI在香港举办首次个展。是次展览汇聚他的新画作及装置艺术,并陈列三个系列作品:安迪•沃荷系列,电影系列及呈现流行卡通的人物系列.MADSAKI也特此制作一系列映照香港电影的画像,当中包括王家卫的经典电影“花样年华”和“重庆森林”,以及周星驰的“功夫”等。 MADSAKI 1974年生于日本大阪,于美国新泽西州长大,1996年毕业于纽约帕森设计学院。他的艺术创作及性格深受两地影响,作品一方面映照艺术历史,另一方面引述潮语,电影和漫画人物评论大众文化,于近期更走向抒发个人观感的路向.MADSAKI没曾参与街上涂鸦,却以喷漆为主要艺术媒介。他以展现艺术大师作品的「 W annabe“画作系列闻名,作品看似幽默风趣,但内里蕴藏艺术家百感交集的内心世界。 OPENING WEDNESDAY JULY 17, 6PM – … More

Ruth Root @CMOA

PITTSBURGH—The 81st installment of CMOA’s Forum series will debut a new body of work by acclaimed New York–based painter Ruth … More

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 艺术.新观点 2019 年 1 月开幕

台北- 首届「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」(台北当代)将于 2019 年 1 月在台北隆重举行。这个全新的国际博览会将会带来 80 间艺廊,当中以亚洲的画廊和艺术家,以及在过去多年持续在区内积极推广艺术的外国艺廊为主。由任天晋( Magnus Renfrew)担任总监的台北当代,将会以成为一个世界顶尖艺博会作为目标, 期望建构一个可以帮助参展艺廊扩大藏家客源的新平台,并为亚洲区内日益壮大的艺廊及其代理的艺术家提升国际曝光机会。由瑞银集团呈献的首届台北当代将于台北南港展览馆举行。 顾名思义,每年一度的「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」志在为观众展示亚洲当代艺术界在「当下」 的最新发展动态。 「艺术」(Art)和「新观点」(Ideas)将会是台北当代的两大核心,代表着博览会希望以艺术作为一个连结社会各界人士的沟通桥梁,让大众得以互相交流意见,从而启发新观点的愿景。「台北当代」将会在展会期间推出多场精心策划的讲座活动,与公众一起深入讨论艺术界内外的多个重大议题。 多年来,台湾一直以丰富多元的艺术文化机构(例如:国际知名的台北市立美术馆)和活动(例如:将于2018 年11 月17 日至2019 年3 月10 … More

Oliver Laric: 2000 Cliparts

St. Louis– The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St. Louis (CAM) presents Berlin-based artist Oliver Laric’s video 2000 Cliparts (2010) for Street … More

Glenn Ligon at Regen Projects

LOS ANGELES—Regen Projects announced Untitled (America)/Debris Field/Synecdoche/Notes for a Poem on the Third World, an exhibition of new work by Glenn … More

WORKSHOP: DOG’S LIFE COLLAGE

William Wegman is renowned as a versatile artist who resists easy classification, moving between painting, drawing, photography, film, video, books … More

豪瑟沃斯登陆香港 首展将呈现马克·布拉德福特新作

香港—国际画廊巨头豪瑟沃斯去年宣布将设立香港空间,日前画廊正式公布,豪瑟沃斯香港画廊(Hauser & Wirth Hong Kong)将于2018年3月26日开幕。首展将于3月27日至5月12日期间,呈现美国洛杉矶艺术家马克·布拉德福特(Mark Bradford)的全新绘画作品。 此次展览将横跨画廊共两层近千平米的新空间,该空间位于H Queen’s大楼的第15及16层。这是由著名香港建筑设计公司思联(CL3)的总经理林伟专门为艺术机构设计的垂直堆砌型建筑。 马克·布拉德福特是全球最为知名且广受好评的当代艺术家之一。他通过物质性和材料性都极强的手法,创作出层次丰富且紧密的绘画及混合媒材装置作品,以此质疑美国的社会现状、政治及文化历史。 豪瑟沃斯画廊于1992年创建于瑞士,总部位于苏黎世,创立者包括伊万·沃斯(Iwan Wirth)、曼努埃拉·沃斯(Manuela Wirth)以及乌苏拉·豪瑟(Ursula Hauser)。经过二十余年来的坚实发展跻身国际画廊前列,香港空间将是其目前分别在伦敦、纽约、英国萨默塞特、苏黎世、洛杉矶和瑞士格施塔德画廊空间之外的第八个空间。 豪瑟沃斯香港画廊将由资深总监郭慊慊女士及蔡荔馨女士共同管理。